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隋詩」詩_隋煬帝 楊廣

        《詩》

      寒鴉飛數點
      流水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銷魂

     隋煬帝 楊廣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宋詞」憶江梅_宋朝 洪皓

《憶江梅》

天涯除館憶江梅
幾枝開 使南來
還帶餘杭春信到燕台
準擬寒英聊慰遠
隔山水 應銷落 赴愬誰

空憑遐想笑摘蕊
斷回腸 思故里
漫彈綠綺 引三弄 不覺魂飛
更聽胡笳哀怨淚沾衣
亂插繁花須異日
待孤諷 怕東風 一夜吹

               北宋 洪皓

愬:ㄙㄨˋ

《宋史 洪皓列傳》

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節,慷慨有經略四方志。登政和五年進士第。王黼、朱勔皆欲婚之,力辭。宣和中,為秀州司錄。

大水,民多失業,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發廩損直以糶。民坌集,皓恐其紛競,乃別以青白幟,涅其手以識之,令嚴而惠遍。浙東綱米過城下,皓白守邀留之,守不可,皓曰:「願以一身易十萬人命。」人感之切骨,號「洪佛子」。其後秀軍叛,縱掠郡民,無一得脫,惟過皓門曰:「此洪佛子家也。」不敢犯。

建炎三年五月,帝將如金陵,皓上書言:「內患甫平,外敵方熾,若輕至建康,恐金人乘虛侵軼。宜先遣近臣往經營,俟告辦,迴鑾未晚。」時朝議已定,不從,既而悔之。他日,帝問宰輔近諫移蹕者謂誰,張浚以皓對。時議遣使金國,浚又薦皓於呂頤浩,召與語,大悅。

皓方居父喪,頤浩解衣巾,俾易墨衰絰入對。帝以國步艱難、兩宮遠播為憂。皓極言:「天道好還,金人安能久陵中夏!此正春秋邲、郢之役,天其或者警晉訓楚也。」帝悅,遷皓五官,擢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為大金通問使,龔璹副之。令與執政議國書,皓欲有所易,頤浩不樂,遂抑遷官之命。

時淮南盜賊踵起,李成甫就招,即命知泗州羈縻之。乃命皓兼淮南、京東等路撫諭使,俾成以所部衛皓至南京。比過淮南,成方與耿堅共圍楚州,責權州事賈敦詩以降敵,實持叛心。

皓先以書抵成,成以汴涸,虹有紅巾賊,軍食絕,不可往。皓聞堅起義兵,可撼以義,遣人密諭之曰:「君數千里赴國家急,山陽縱有罪,當稟命於朝;今擅攻圍,名勤王,實作賊爾。」堅意動,遂強成斂兵。

皓至泗境,迎騎介而來,龔璹曰:「虎口不可入。」皓遂還,上疏言:「成以朝廷饋餉不繼,有『引眾建康』之語。今靳賽據揚州,薛慶據高郵,萬一三叛連衡,何以待之?此含垢之時,宜使人諭意,優進官秩,畀之以京口綱運,如晉明帝待王敦可也。」

疏奏,帝即遣使撫成,給米伍萬石。頤浩惡其直達而不先白堂,奏皓託事稽留,貶二秩。皓遂請出滁陽路,自壽春由東京以行。至順昌,聞群盜李閻羅、小張俊者梗潁上道。皓與其黨遇,譬曉之曰:「自古無白頭賊。」其黨悔悟,皓使持書至賊巢,二渠魁聽命,領兵入宿衛。

皓至太原,留幾一年,金遇使人禮日薄。及至雲中,粘罕迫二使仕劉豫,皓曰:「萬里銜命,不得奉兩宮南歸,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願偷生鼠狗間,願就鼎鑊無悔。」粘罕怒,將殺之。旁一酋唶曰:「此真忠臣也。」目止劍士,為之跪請,得流遞冷山。流遞,猶編竄也。惟璹至汴受豫官。

雲中至冷山行六十日,距金主所都僅百里,地苦寒,四月草生,八月已雪,穴居百家,陳王悟室聚落也。悟室敬皓,使教其八子。或二年不給食,盛夏衣粗布,嘗大雪薪盡,以馬矢然火煨麵食之。或獻取蜀策,悟室持問皓,皓力折之。

悟室銳欲南侵,曰:「孰謂海大,我力可乾,但不能使天地相拍爾。」皓曰:「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自古無四十年用兵不止者。」又數為言所以來為兩國事,既不受使,乃令深入教小兒,非古者待使之禮也。

悟室或答或默,忽發怒曰:「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許,謂我不能殺汝耶?」皓曰:「自分當死,顧大國無受殺行人之名,願投之水,以墜淵為名可也。」悟室義之而止。

和議將成,悟室問所議十事,皓條析甚至。大略謂封冊乃虛名,年號本朝自有;金三千兩景德所無,東南不宜蠶,絹不可增也;至於取淮北人,景德載書猶可覆視。

悟室曰:「誅投附人何為不可?」皓曰:「昔魏侯景歸梁,梁武帝欲以易其侄蕭明於魏,景遂叛,陷台城,中國決不蹈其覆轍。」悟室悟曰:「汝性直不誑我,吾與汝如燕,遣汝歸議。」遂行。會莫將北來,議不合,事復中止。留燕甫一月,兀朮殺悟室,黨類株連者數千人,獨皓與異論幾死,故得免。

方二帝遷居五國城,皓在雲中密遣人奏書,以桃、梨、粟、面獻,二帝始知帝即位。皓聞祐陵訃,北向泣血,旦夕臨,諱日操文以祭,其辭激烈,舊臣讀之皆揮涕。

紹興十年,因諜者趙德,書機事數萬言,藏故絮中,歸達於帝。言:「順昌之役,金人震懼奪魄,燕山珍寶盡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王師亟還,自失機會,今再舉尚可。」十一年,又求得太后書,遣李微持歸,帝大喜曰:「朕不知太后寧否幾二十年,雖遣使百輩,不如此一書。」是冬,又密奏書曰:「金已厭兵,勢不能久,異時以婦女隨軍,今不敢也。若和議未決,不若乘勢進擊,再造反掌爾。」

又言:「胡銓封事此或有之,金人知中國有人,益懼。張丞相名動異域,惜置之散地。」又問李綱、趙鼎安否,獻六朝御容、徽宗御書。其後梓宮及太后歸音,皓皆先報。

初,皓至燕,宇文虛中已受金官,因薦皓。金主聞其名,欲以為翰林直學士,力辭之。皓有逃歸意,乃請於參政韓昉,乞於真定或大名以自養。昉怒,始易皓官為中京副留守,再降為留司判官。趣行屢矣,皓乞不就職,昉竟不能屈。

金法,雖未易官而曾經任使者,永不可歸,昉遂令皓校雲中進士試,蓋欲以計墮皓也。皓復以疾辭。未幾,金主以生子大赦,許使人還鄉,皓與張邵、朱弁三人在遣中。金人懼為患,猶遣人追之,七騎及淮,而皓已登舟。

十二年七月,見於內殿,力求郡養母。帝曰:「卿忠貫日月,志不忘君,雖蘇武不能過,豈可舍朕去邪!」請見慈寧宮,帟人設簾,太后曰:「吾故識尚書。」命撤之。皓自建炎己酉出使,至是還,留北中凡十五年。同時使者十三人,惟皓、邵、弁得生還,而忠義之聲聞於天下者,獨皓而已。皓既對,退見秦檜,語連日不止,曰:「張和公金人所憚,乃不得用。錢塘暫居,而景靈宮、太廟皆極土木之華,豈非示無中原意乎?」

檜不懌,謂皓子適曰:「尊公信有忠節,得上眷。但官職如讀書,速則易終而無味,須如黃鐘、大呂乃可。」八月,除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

金人來取趙彬等三十人家屬,詔歸之。皓曰:「昔韓起謁環於鄭,鄭,小國也,能引義不與。金既限淮,官屬皆吳人,宜留不遣,蓋慮知其虛實也。彼方困於蒙兀,姑示強以嘗中國,若遽從之,謂秦無人,益輕我矣。」

檜變色曰:「公無謂秦無人。」既而復上疏曰:「恐以不與之故,或致渝盟,宜告之曰:『俟淵聖及皇族歸,乃遣。』」又言:「王倫、郭元邁以身徇國,棄之不取,緩急何以使人?」檜大怒,又因言室捻寄聲,檜怒益甚,語在《檜傳》。翌日,侍御史李文會劾皓不省母,出知饒州。

明年,大水,中官白鍔宣言:「燮理乖盭,洪尚書名聞天下,胡不用?」檜聞之愈怒,系鍔大理獄,尋流嶺表。諫官詹大方遂論皓與鍔為刎頸交,更相稱譽,罷皓提舉江州太平觀。鍔初不識皓,特以從太后北歸,在金國素知皓名爾。

尋居母喪,他言者猶謂皓睥睨鈞衡。終喪,除饒州通判。李勤又附檜誣皓作欺世飛語,責濠州團練副使,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復朝奉郎,徙袁州,至南雄州卒,年六十八。死後一日,檜亦死。帝聞皓卒,嗟惜之,復敷文閣直學士,贈四官。久之,復徽猷閣直學士,謚忠宣。

皓雖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為金人所敬,所著詩文,爭鈔誦求鋟梓。既歸,後使者至,必問皓為何官、居何地。

性急義,當艱危中不少變。懿節後之戚趙伯璘隸悟室戲下,貧甚,皓賙之。范鎮之孫祖平為傭奴,皓言於金人而釋之。劉光世庶女為人豢豕,贖而嫁之。他貴族流落賤微者,皆力拔以出。惟為檜所嫉,不死於敵國,乃死於讒慝。

皓博學強記,有文集五十捲及《帝王勇要》、《姓氏指南》、《松漠紀聞》、《金國文具錄》等書。三子為適、遵、邁。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漢詩」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無名氏


         《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漢朝 無名氏

集評

《文選》卷二九 呂延濟注云:「牽牛、織女星,夫婦道也。常阻河漢,不得相親,此以夫喻君,婦欲臣。言臣有才能,不得事君,而為讒邪所隔,亦如織女,阻其歡情也。」

《評注昭明文選》卷七《雜詩》云:「全是演《毛詩》語,得末四句,直截痛快,振起全首精神,然亦是《河廣》脫胎來。」邵子湘云:「不說正意,而寄托卻深。」

《古詩鏡》卷二云:「末二語就事微挑,追情妙繪,絕不費思一點。」

《古詩源》卷二云:「相近而不能達情,彌復可傷,此亦託興之詞。」

《昭味詹言》卷二云:「此詩佳麗,只陳別思,恉意明白。妙在收處四語,不著論議,而詠歎深致,託意高妙。」

彌:ㄇ一ˊ
恉:ㄓˇ


「漢詩」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無名氏

        《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

            庭中有奇樹 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 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 但感別經時

                      漢朝 無名氏

集評

《評注昭明文選》卷七《雜詩》云:「與《涉江采芙蓉》同格,獨『盈懷袖』一句意新,復應以『別經時』視彼較快,然沖味微簡。」

《古詩鏡》卷二云:「末二語無聊自解,眷眷申情。」

《絸齋詩談》卷四云:「『亭中有奇樹』,淡起。『馨香盈懷袖』,以轉作解。『此物何足貴』,婉收。」又云:「與『涉江采芙蓉』略同,但彼起手高華,此起手淡宕,彼結處沉痛,此結處委婉,各有所宜,同歸至妙。」

絸:ㄐ一ㄢˇ,同「茧」,為「繭」之簡寫。
齋:ㄓㄞ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宋詩」無題_宋朝 晏殊

《無題》

油壁香車不再逢 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
幾日寂寥傷酒後 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 水遠山長處處同

                    宋朝 晏殊

詩題:
方回《瀛奎律髓》卷五作《寓意》,南宋 何汶《竹莊詩話》卷十八又題作《寄遠》,俱誤。此詩蓋仿李商隱而作,作《無題》為是。

集評

《韻語陽秋》卷一:「李慶孫《富貴曲》云:『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晏元獻云:『太乞兒相,若請富貴者不爾道也。』元獻詩云:『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此自然有富貴氣。」

《瀛奎律髓》卷五:「次聯自然富貴,妙在無金玉氣;腹聯清怨,妙在無脂粉氣。此豔體中之甲科也。」又云:「崑體多用富貴體,此卻自然不寒儉,勝楊(億)、劉(筠)也。」

《石遺室詩話》:「『梨花』兩句,宋人寫景句,膾炙人口者。」

瀛:一ㄥˊ
奎:ㄎㄨㄟˊ
髓:ㄙㄨㄟˇ
:ㄨㄣˋ
篆:ㄓㄨㄢˋ
筠:ㄩㄣˊ
膾:ㄎㄨㄞˋ

「宋詩」山園小梅_宋朝 林逋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 占斷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尊

                    宋朝 林逋

集評

《紫桃軒雜掇》卷四:「江為詩:『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君復改二字為『疏影』、『暗香』以詠梅,遂成千古絕調。詩人點化之妙,如丹頭在手,瓦礫俱金矣。」

《詩人欲屑》:「陳文蔚說詩。先生(朱熹)曰:『謂公不曉文義則不得,只是不見那好處。如昔人賦梅云:『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十四個字誰人不曉得?然而前輩直恁地稱嘆,說他形容得好。是如何?這個便是難說,須要自得他言外之意,須是看得他物事裡有精神方好。若看得有精神,自是活動有意思,跳擲叫喚,自然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這個有兩重:『曉得文義是一重,識得意思好處是一重。』』」

《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十六:「歐陽文忠極賞林和靜『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而不知和靜另有一聯云:『雪後園林方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似勝前句。不知文忠緣何棄此而賞彼?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惡止繫於人。」

狎:ㄒ一ㄚˊ
逋:ㄅㄨ
掇:ㄉㄨㄛˊ
矣:一ˇ
屑:ㄒ一ㄝˋ
熹:ㄒ一
恁:ㄖㄣˋ
蹈:ㄉㄠˋ
籬:ㄌ一ˊ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宋文」棋經十三篇_宋朝 張靖


   《傳》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

   桓譚《新論》曰:「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家之類。上者,遠其疏,張置以會,圍困而成,得道之勝。中者,則務相絕遮,要以爭便利,故勝負狐疑,須計數以定。下者,則守邊隅、趨作罫,以自生於小地。」

   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則奕棋之道,從來尚矣。今取勝敗之要,分十三篇,有與兵法合者,亦附於中云爾。

張靖序。


第一 棋局篇
   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分而為四,以象四時。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陰陽。

   局之線道,謂之枰,線道之間,謂之罫。局方而靜,棋圓而動。自古及今,奕者無同局。《傳》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


第二 得算篇
   棋者,以正合其勢,以權制其敵。故計定於內,而勢成於外。

   戰未合而算勝者,得算多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戰已合而不知勝負者,無算也。兵法曰:「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由此觀之,勝負見矣。」


第三 權輿篇
   權輿者,弈棋布置,務守綱格。先於四隅分定勢子,然後拆二斜飛,下勢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與勢子相望可以拆五。

   近不必比,遠不必乖。此皆古人之論,後學之規,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第四 合戰篇
   博弈之道,貴乎嚴謹。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

   法曰:「寧輸數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後,有後而先。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兩生勿斷,皆活勿連。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勢;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

   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必也。

   四顧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備。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襲之意也;棄小而不就者,有圖大之心也。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也;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也。

   《詩》云:「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第五 虛實篇
   夫弈棋,緒多則勢分,勢分則難救。投棋勿逼,逼則使彼實而我虛。虛則易攻,實則難破。臨時變通,宜勿執一。

   《傳》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又曰:「執中無權,猶執一也。」


第六 自知篇
   夫智者見於未萌,愚者暗於成事。

   故知己之害而圖彼之利者,勝。知可以戰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以逸待勞者,勝。不戰而屈人者,勝。《老子》曰:「自知者明。」


第七 審局篇
   夫弈棋布勢,務相接連。自始至終,著著求先。臨局離爭,雌雄未決,毫厘不可以差焉。

   局勢已贏,專精求生。局勢已弱,銳意侵綽。沿邊而走,雖得其生者,敗。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勝者,多敗。兩勢相違,先蹙其外;勢孤援寡,則勿走。機危陣潰,則勿下。

   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誤入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審局者則多勝矣。《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第八 度情篇
   人生而靜,其情難見;感物而動,然後可辯。推之於棋,勝敗可得而先驗。法曰:「夫持重而廉者多得,輕易而貪者多喪;不爭而自保者多勝,務殺而不顧者多敗。」

   因敗而思者,其勢進;戰勝而驕者,其勢退。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敵不知敵之攻己者,損。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慮散。

   行遠而正者吉,機淺而詐者凶。能自畏敵者強,謂人莫己若者亡。意旁通者高,心執一者卑。語默有常,使敵難量。動靜無度,招人所惡。

   《詩》云:「他人有心,予時度之。」


第九 斜正篇
   或曰:「棋以變詐為務,劫殺為名,豈非詭道耶?」予曰:「不然。」

   《易》云:「師出以律,否臧,凶。」兵本不尚詐謀,謀言詭行者,乃戰國縱橫之說。棋雖小道,實與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

   得品之下者,舉無思慮,動則變詐。或用手以影其勢,或發言以泄其機。

   得品之上者,則異於是,皆沉思而遠慮,因形而用權。神遊局內,意在子先。圖勝於無朕,滅行於未然。豈假言辭喋喋,手勢翩翩者哉?《傳》曰:「正而不譎。」其是之謂歟?


第十 洞微篇
   凡棋有益之而損者,有損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有先著者,有後著者。有緊辥者,有慢行者。粘子勿前,棄子思後。

   有始近而終遠者,有始少而終多者。欲強外先攻內,欲實東先擊西。路虛而無眼,則先覷。無害於他棋,則做劫。饒路則宜疏。受路則勿戰。擇地而侵,無礙則進。

   此皆棋家之幽微,不可不知也。《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第十一 名數篇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勢,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見。有衝、斡、綽、約、飛、關、劄、粘、頂、尖、覷、門、打、斷、行、捺、立、點、聚、蹺、夾、拶、辥、刺、勒、撲、征、劫、持、殺、鬆、槃。

   圍棋之名,三十有二,圍棋之人,意在可周。臨局變化,遠近縱橫,吾不得而知也。用倖取勝,難逃此名。《傳》曰:「必也,正名乎!」棋之謂歟!


第十二 品格篇
   夫圍棋之品有九。一入神,二坐照,三具體,四通幽,五用智,六小巧,七鬥力,八若愚,九守拙。九品之外不可勝計,未能入格,今不複云。

   《傳》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第十三 雜說篇
   夫棋邊不如角,角不如腹。約輕於捺,捺輕於辥。夾有虛實,打有情偽。逢綽多約,遇拶多粘。大眼可贏小眼,斜行不如正行。兩關對直則先覷,前途有礙則勿征。

   施行未成,不可先動,角盤曲四,局終乃亡。直四扳六,皆是活棋;花聚透點,多無生路。十字不可先紐;勢子在心,勿打角圖。弈不欲數,數則怠,怠則不精;弈不欲疏,疏則忘,忘則多失。

   勝不言,敗不語。振廉讓之風者,君子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高者無亢,卑者無怯。氣和而韻舒者,喜其將勝也。心動而色變者,憂其將敗也。赧莫赧於易,恥莫恥於盜。妙莫妙於用鬆,昏莫昏於複劫。

   凡棋直行三則改,方聚四則非。勝而路多,名曰贏局;敗而無路,名曰輸籌。皆籌為溢,停路為芇。打籌不得過三,淘子不限其數。劫有金井、轆轤,有無休之勢,有交遞之圖,弈棋者不可不知也。

   凡棋有敵手,有半先,有先兩,有桃花五,有北斗七。夫棋者有無之相生,遠近之相成,強弱之相形,利害之相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驕。安而泰則危,存而驕則亡。《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自宋以善弈顯名天下者,昔年待詔老劉宗,今日劉仲甫、楊中隱,以至王琬、孫侁、郭範、李百祥輩,人人皆能誦此十三篇,體其常而生其變也。

   古謂:「猶盤中走圓,橫斜曲直,繫於臨時,不盡可知。而必可知者,是圓不能出於盤也。」《棋經》,盤也;弈者,圓也。士君子無所用心,則可觀焉。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新詩」有鹿_許悔之


        《有鹿》

         持續綻放之無聲花火
                   照亮夜空
            我們止步 手牽手
                   於彼大澤
              和一隻鹿 對望
                       良久

                       有鹿
                   有鹿哀愁
                 食野之百合

許悔之(1966-,台灣)
Editor: Irice You

「新詩」你來得太突然_路寒袖


        《你來得太突然》

         營火搖曳著
         星月競相於空蕩酒杯
         躑躅  流連
         帳外正起風
         遠處的群山
         逐漸
         發出幽微光
         為登高所準備的行囊
         已揹於肩上
         這時  你來了

               太突然

路寒袖(1958-,台灣)
Editor: Irice You

躑躅:ㄓˊㄓㄨˊ,係指徘徊不前狀。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宋詞」蝶戀花_宋朝 王詵


                 《蝶戀花》

               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樓臺 倒影芙蓉沼
楊柳垂垂風裊裊 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
      流落歸來 到了心情好
坐到黃昏人悄悄 更應添得朱顏老

          宋朝 王詵

詵:ㄕㄢ,同「申」。有「問」(動詞)、「眾多樣」(形容詞)二義。   
沼:ㄓㄠˇ
鳥:ㄋ一ㄠˇ
鈿:ㄉ一ㄢˋ

「宋詞」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宋朝 王觀

《卜算子》本詞錄自《趙萬里輯冠柳集》

紀事
《能改齋漫錄》卷十六:王逐客送鮑浩然遊浙東,作長短句云:「水是眼波橫」云云。韓子蒼在海陵送葛亞卿詩斷章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里隨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英詩」美_Charles Tomlinson

                        《美》

          現實非存於具體事物中
          而是應在行於言空間中
                      孜孜尋覓

                比如牆與牆之間
                    延伸之岸灘
                    從靜謐無聲
                        捽扯出
                    漠然的海韻


原文詩名:The Beauty
中文詩名:《美》
詩集:《一九五五至九七詩選集》(SelectedPoems1955-97,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作者:CharlesTomlinson1927-,英國超現實派詩人)
譯者:彭予

「法詩」腐屍_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腐屍》

                 親愛的
          想想我們剛看到的東西
          夏日清曉何其溫煦宜人
          小徑彎處一具醜惡腐屍
          於碎石床上橫臥著....

            略近探腰定睛一看
            這屍體還真是絕妙
            如盛開花朵般綻放
            臭氣是如此地強烈
               彷彿你就要
            昏厥暈倒於草地上


書名:《惡之華》(Lesfleursdumal)
作者:CharlesPierreBaudelaire(波特萊爾,1821-1867,法國象徵派詩人)
譯者:郭宏安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宋詞」行香子_宋朝 蘇軾

               《行香子

                清夜如塵
                月色如銀
         酒斟時 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 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 石中火 夢中身

       雖抱文章 開口誰親
         且淘淘 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 作箇閒人
  對一張琴 一壺酒 一溪雲

               宋朝 蘇軾

《行香子》本詞錄自彊邸叢書本《東坡樂府》,本調又名《爇心香》

製法:本作六十六字,分二叠。前後片句法字數同而平仄略異,如前片第一二句用韻,後片不用韻,前片第三句前三字為平平仄,後片則仄平平。第四五句同。第六句前為仄仄平平,後為仄平平仄。末兩句同。本調體製甚多,尚有六十四字一體,如趙長卿之「驕馬花驄」是。又六十六字三體,如竹山黃昇晁補之之「紅了櫻桃」及「寒意方濃」及「前歲栽桃」是。又六十八字一體,如杜壽之「黃金葉細」是。

詞評
天羽居士:天趣浮出,如不經心手。說得英雄,倏熱倏冷。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真相知。(《草堂詩餘》續集卷下
孟玉曰:波仙境高,讀此詞有飄然出塵之感。

彊:ㄑ一ㄤˊ
邸:ㄉ一ˇ
爇:ㄖㄜˋ
叠:ㄉ一ㄝˊ
仄:ㄗㄜ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