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新詩」結局或開始_北島

        《結局或開始》
         ——獻給遇羅克

   我 今日站在這裡
 代替另一個被殺害的人
   為了每當太陽升起
   讓沉重影子像道路
     穿過整個國土

       悲哀的霧
覆蓋著補丁般錯落的屋頂
   在房子與房子之間
煙囪噴吐著灰燼般的人群
 溫暖從明亮的樹梢吹散
  逗留在貧困的煙頭上
   一只只疲倦的手中
     升起低沉的烏雲

     以太陽的名義
     黑暗公開掠奪
  沉默依然是東方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畫上
       默默永生
       默默死去

    呵 我的黃土地
    你為何不再歌唱
 難道連黃河縴夫的繩索
     亦像崩斷琴弦
     不再發出鳴響
 難道時間這面晦暗鏡子
    也永遠背對著你
    僅留星星和浮雲

      我尋找著你 
     在一次次夢中
          在一個個霧中
          黑夜或是早晨

         我尋找著你
          春天和果樹中
          蜂翅所牽動的
          那一縷縷微風

         我尋找著你
            海岸的潮汐
 浪峰上陽光變成的鷗群
 我尋找砌在牆裡的傳說
 你和我早被遺忘的姓名

  如果鮮血會使你肥沃
  明天枝頭上成熟果實
  會留下我的腥紅顏色

       必須承認
  在死亡的白色寒光中
      我 戰慄了
     誰甘願做隕石
  或受難者冰冷的塑像
  看著不熄的青春之火
  在別人的雙手中傳遞
  即使鴿子落到肩頭上
  也感受不到體溫呼吸
  它們梳理了一番羽毛
      又匆匆飛去

       我是個人
       我需要愛
  我渴望在情人眼眸裡
  度過每個寧靜的黃昏
    在搖籃的晃動中
  等待著兒子首聲呼喚
    在草地和落葉上
  在每一道真摯目光上
    我寫下生活詩篇
    這極普通的願望
    如今竟然變成了
    做人的全部代價

        一生中
      我多次撒謊
  卻始終誠實地遵守著
    一個兒時的諾言
  因此 那與孩子的心
    無法相容的世界
    再也沒饒恕過我

   我 今日站在這裡
 代替另一個被殺害的人
     別無其他選擇
     在我倒下地方
  將會有另一個人站起
     我的肩上是風
    風上是閃爍星群

       也許有天
  太陽會變成萎縮花環
        垂放在
  每一位 不朽的烈士
  森林般生長的墓碑前
  烏鴉    夜之碎片
       紛紛揚揚

北島 (1949-,大陸-瑞典等七國-美國-中國香港)

註:詞句已經改編,排版亦不同,絕非原作。

「新詩」那一天_王丹

《那一天》

那一天
陽光陰暗
顫抖而無力
但世間明亮
閃耀著藍色的光芒

那一天
蒼鷹迂迴在谷底
而高翔在雲崖之上的
是夜鶯
在白晝嘹亮地歌唱

那一天
河道堵塞
一片汪洋化為乾涸
而水珠零落
空氣因濕潤而清新

那一天
巨鼎傾斜
大地龜裂如蜂窩
而無數精靈
在頌歌中自由地飛升

那一天
一切有軌無序
一切正常反常
而事物運行的軌跡
和諧地相互碰撞

我們一直在期望
那一天
像虬勁乾禿的樹根
一直在期望
冰涼浸泡全身
為了那一天
期望才不是絕望
而水滴低落在青石之上
才不代表滅亡

    王丹 (1969-,大陸-美國)

註:文詞未更動,僅排版與原作不同,在此說明。

2009年7月11日 星期六

「新詩」窗下_洛夫

     《窗下》

當暮色裝飾著雨後的窗子
我便從這裡測出遠山深度

在玻璃窗上猛然呵一口氣
再用指畫一條長長的小徑
以及小徑的盡頭
一個淡淡的背影

有人從雨中而去

洛夫 (1928-,大陸-台灣)

註:某些詞句已經略改編,排版亦不同,非原作。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新詩」即景_徐望雲

《即景》

稻田裡的煙薰
浮動著
午后
殘碎的鳥聲
淺淺地
讓盈耳的牛鈴叮噹晃過

黃昏便如此被拖得更長更長了

    徐望雲 (1962-,台灣)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新詩」婦人_羅英

《婦人》

在她笑聲的
溪流
漂浮著
幾片過早掉落
被稱為眼淚的

使得那婦人
萌生起些些的
嫵媚
那似秋後
有桂樹氣息的

    羅英 (1940-, 大陸-台灣)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新詩」酒_李耘

《酒》

聞妳
吻妳
終於決定

吞了妳

    李耘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史記」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出處】 選自《史記_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注釋】 物:事情。
【譯文】 事清有不可忘記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記的。

【原文 (節選)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於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引車還,問侯生。

    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還也。」曰:「公子喜士,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公子再拜,因問。

    侯生乃屏人間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晉鄙兵符與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於是公子泣。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於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與公子俱。

    公子過謝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

    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於界,平原君負籣矢為公子先引。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於人。公子與侯生決,至軍,侯生果北鄉自剄。

    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

    公子聞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說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於人,原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於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於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趙王埽除自迎,執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公子側行辭讓,從東階上。自言罪過,以負於魏,無功於趙。趙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獻五城,以公子退讓也。

    公子竟留趙。趙王以鄗為公子湯沐邑,魏亦復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趙。

【譯文】 魏安釐王二十年 (西元前 257 ),秦昭王已經在長平大敗趙國軍隊,接著進兵圍攻邯鄲。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給魏王和公子送信來,向魏國請求救兵。魏王派將軍晉鄙帶領十萬之眾的部隊去救趙國。秦昭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就派使臣告誡魏王說:「我就要攻下趙國了,這只是早晚的事,諸侯中有誰敢救趙國的,拿下趙國後,我一定調兵先攻打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晉鄙不要再進軍了,把軍隊留在鄴城紮營駐守,名義上是救趙國,實際上是採取兩面倒的策略來觀望形勢的發展。

    平原君使臣的車子連續不斷地到魏國來,頻頻告急,責備魏公子說:「我趙勝之所以自願依託魏國跟魏國聯姻結親,就是因為公子的道義高尚,能熱心幫助別人擺脫危難。如今邯鄲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國,可是魏國救兵至今不來,公子能幫助別人擺脫危難又表現在哪里!再說公子即使不把我趙勝看在眼裏,拋棄我讓我投降秦國,難道就不可憐你的姐姐嗎?」公子為這件事憂慮萬分,屢次請求魏王趕快出兵,又讓賓客辯士們千方百計地勸說魏王。魏王由於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從公子的意見。公子估計終究不能徵得魏王同意出兵了,決定不能自己獨活而讓趙國滅亡,於是請來賓客,湊集了戰車一百多輛,打算帶著賓客趕到戰場上去同秦軍一拼死命,與趙國人一同死難。

    公子帶著車隊走過東門時,去見侯先生,把打算同秦軍拼一死命的情況全都告訴了侯先生。然後向侯先生訣別準備上路,行前侯先生說:「公子努力幹吧,老臣我不能隨行。」公子走了幾里路,心裏不痛快,自語道:「我對待侯先生算是夠周到的了,天下無人不曉,如今我將赴死,可是侯先生竟沒有一言半語來送我,我難道對待他有閃失嗎?」於是又趕著車子返回來,想問問侯先生。

    侯先生一見公子便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公子會回來的。」又接著說:「公子好客愛士,聞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難,想不出別的辦法卻要趕到戰場上同秦軍拼死命,這就如同把肥肉扔給饑餓的老虎,有什麼作用呢?如果這樣的話,還用我們這些賓客幹什麼呢?公子待我情深意厚,公子前往可是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惱恨我會返回來的。」公子連著兩次向侯先生拜禮,進而問對策。

    侯先生就讓旁人離開,同公子秘密交談,說:「我聽說晉鄙的兵符經常放在魏王的臥室內,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寵愛,她能隨意出入魏王的臥室,只要盡力是能偷出兵符來的。我還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死,如姬報仇雪恨的心志積蓄了三年之久,從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為如姬報仇,但皆未能如願。為此,如姬曾對公子哭訴,公子派門客斬了那個仇人的頭,恭敬地獻給如姬。如姬要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辭的,只是沒有行動的機會罷了。公子果真一開口請求如姬幫忙,如姬必定答應,那麼就能得到虎符而奪了晉鄙的軍權,北邊可救趙國,西邊能抵禦秦國,這是春秋五霸的功業啊。」公子聽從了侯嬴的計策,請求如姬幫忙。如姬果然盜出晉鄙的兵符交給了公子。

    公子拿到了兵符準備上路,侯先生說:「將帥在外作戰時,有機斷處置的權力,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以有利於國家。公子到那裏即使兩符相合,驗明無誤,可是晉鄙仍不交給公子兵權反而再請示魏王,那麼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這個人是個大力士。如果晉鄙聽從,那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他不聽從,可以讓朱亥擊殺他。」公子聽了這些話後,便哭了。

    侯先生見狀便問道:「公子害怕死呀?為什麼哭呢?」公子回答說:「晉鄙是魏國勇猛強悍、富有經驗的老將,我去他那裏恐怕他不會聽從命令,必定要殺死他,因此我難過地哭了,哪里是怕死呢?」於是公子去請求朱亥一同前往。朱亥笑著說:「我只是個市場上擊刀殺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門問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謝您,是因為我認為小禮小節沒什麼用處。如今公子有了急難,這就是我為公子殺身效命的時候了。」就與公子一起上路了。

    公子去向侯先生辭行。侯先生說:「我本應隨您一起去,可是老了心有餘力不足不能成行。請允許我計算您行程的日期,您到達晉鄙軍部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頸而死,來表達我為公子送行的一片忠心。」公子於是上路出發。

    到了鄴城,公子拿出兵符假傳魏王命令代替晉鄙擔任將領。晉鄙合了兵符,驗證無誤,但還是懷疑這件事,就舉著手盯著公子說:「如今我統帥著十萬之眾的大軍,駐紮在邊境上,這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重任,今天你隻身一人來代替我,這是怎麼回事呢?」正要拒絕接受命令。這時朱亥取出藏在衣袖裏的四十斤鐵椎,一椎擊死了晉鄙,公子於是統帥了晉鄙的軍隊。

    然後整頓部隊,向軍中下令說:「父子都在軍隊裏的,父親回家;兄弟同在軍隊裏的,長兄回家;沒有兄弟的獨生子,回家去奉養雙親。」經過整頓選拔,得到精兵八萬人。開跋前線攻擊秦軍。秦軍解圍撤離而去,於是邯鄲得救,保住了趙國。

    趙王和平原君到郊界來迎接公子。平原君替公子背著盛滿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趙王連著兩次拜謝說:「自古以來的賢人沒有一個趕上公子的。」在這個時候,平原君不敢再拿自己跟別人相比了。公子與侯先生訣別之後,在到達鄴城軍營的那一天,侯先生果然面向北刎頸而死

    魏王惱怒公子盜出了他的兵符,假傳君令擊殺晉鄙,這一點公子也是明知的。所以在打退秦軍拯救趙國之後,就讓部將帶著部隊返回魏國去,而公子自己和他的門客就留在了趙國。趙孝成王感激公子假託君命奪取晉鄙軍權,從而保住了趙國這一義舉,就與平原君商量,想把五座城邑封賞給公子。

    公子聽到這個消息後,產生了驕傲自大的情緒,露出了居功自滿的神色。門客中有個人勸說公子道:「事物有不可以忘記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記的。別人對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記;公子對別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況且假託魏王命令,奪取晉鄙兵權去救趙國,這對趙國來說算是有功勞了,但對魏國來說這可不算忠臣。公子卻因此自以為有功,覺得了不起,我私下認為公子實在不應該。」公子聽後,立刻責備自己,好像無地自容一樣。

    趙國召開盛大歡迎宴會,趙王打掃了殿堂臺階,親自到門口迎接貴客,並執行主人的禮節,領著公子走進殿堂的西邊臺階。公子則側著身子走一再推辭謙讓,並主動從東邊的臺階升堂。宴會上,公子稱說自己有罪,對不起魏國,於趙國也無功勞可言。趙王陪著公子飲酒直到傍晚,始終不好意思開口談封獻五座城邑的事,因為公子總是在謙讓自責。

    公子終於留在了趙國。趙王把鄗邑封賞給公子,這時魏王也把信陵邑又奉還給公子。公子仍留在趙國。

「新詩」鬱金香_扶桑


《鬱金香》

霧一樣驟然而至的香氣
一園子的鬱金香
一園子艷麗而憂鬱的鐘被倒置
朝向天空......

我極力屏住呼吸
像一條深海裏的魚 極力避開水中危險的暗流

    扶桑 (1971-,大陸)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新詩」走過_馮青

《走過》

閑閑的巷子
有桂子墜落的聲音
也許
是你在小窗前的一聲輕喟
我走過去了
我走過去了
你杯中的茉莉
正浮起
又沈下

    馮青 (1950-,台灣)

「新詩」斷章_卞之琳

《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 (1910-2000,中國-大陸)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新詩」西拉雅族悲歌_羊子野

《西拉雅族 (1) 悲歌》

我們遷徙 我們流落他方
只因為我們懷抱著寬廣的心胸
容納漢人的欺詐和屠殺
從坦敞的嘉南平原奔入丘陵地
肩挑籮筐 筐中放著幼小的嬰孩
似一群受到過度驚恐的鹿
逃離居住幾百年的平原

自從來到丘陵地
我們繼續開墾 為著活下去而奮鬥
福爾摩沙從未讓我們餓死
然而漢人卻讓我們失去美麗的家園
每年阿立祖祭典
我們依然殺鹿祭拜
向無告的天地 向無助的主神
吟唱我們的辛酸血淚
一旦離開平原 丘陵地的鹿
也被我們捕獲一空
現在我們改用豬頭祭拜阿立祖
一壺米酒 數口檳榔 阿立祖便醉了
祂分不清是鹿是豬 也搞不清平埔或漢人
阿立祖從未發怒 也沒有任何不滿
我們的心胸和視野也越來越寬廣

那些在平原的族人
都已經被同化
卻不承認自己流著西拉雅族的血液
他們自認文明、進步
對於過去不了解 對於未來沒有理想
活在漢人的生活方式裏

當初我們沿著曾文溪、急水溪
來到頭社、東山、白河一帶
每次回頭西望
那美麗的田園厝宅成為漢人的私產
我們只聽到溪水的低咽:
忘了吧!忘了吧!
福爾摩沙依然把我們擁抱入懷

如今我們也冠漢姓、著西服
由於我們心中沒有恨
由於阿立祖的子民最博愛 (2)
不管你是平埔或漢人
祂都視同己出 只要你朝拜
我們也僅僅希望漢人:

吃果實要拜樹頭

    羊子喬 (1951-, 台灣)

1:西拉雅:西拉雅族是十支平埔族中的一支,散居於嘉南平原,昔時稱為西拉雅族之四大蕃社,係今之佳里、麻豆、新市、善化。自漢人大量來台,迫遷於今之頭社、東山、白河,甚至南徙於屏東一帶。西拉雅族奉阿立祖為主神,每年阿立祖祭典,全族族人皆穿白衫,以歌舞向阿立祖禱告。

平埔族,於有清一代已同化為漢人,但唯一可考,乃至今尚供奉阿立祖之部落,即為平埔族後裔。

2:阿立祖的子民最博愛:嘉南平原有句俗諺:「溪底蕃薯厚根,平埔蕃仔厚親。」

厚:台語,「多」之意。
親:台語,此處為「博愛」之意。白話:「對待他人如自家人一般,對人極好的意思。」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新詩」帶你回花蓮_楊牧

《帶你回花蓮》


你以櫻樹的姿態出生了
三月的羞澀和四月的狂烈
多飾物的陽傘在眼前打開
不許傾聽的聲音 又不許
凝視的眼色 盤旋跌宕
這一時鶻起兔落 電擊的
光明 靠近我靠近......
讓我們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
這是我的家鄉
河流尚未命名 (如果你允許
我將用你的小名呼它
認識它 一千朵百合花)
你也許會喜愛一則神話
其實你正是我的神話

這是我的家鄉
山岳尚未命名 (如果你允許
我將用你的小名呼它
認識它 一萬朵百蝴蝶蘭)
深入的勘查隊將為四方繪製新圖
你為我們設計圖例好嗎
決定二萬分之一的比例尺
在高度表上著色

這是我的家鄉
地形以純白的雪線為最高
一月平均氣溫攝氏十六度
七月平均二十八度 年雨量
三千公厘 冬季吹東北風
夏季吹西南風 物產不算
豐富 但可以自給自足

讓我們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
去印證創生的神話 去工作
去開闢溫和的土地 我聽不見
那絕對的聲音 看不見
那絕對的眼色 去宣示
一個耕種民族的開始
去定居 去繁衍
去認真地歌唱

容許我將你比喻為夏天回頭的
海涼 翡翠色的一方手帕
帶著白色的花邊 不繡兵艦
繡六條捕魚船 (如牧谿的柿子)
容許我將你比喻為冬季遙遠的
山色 青玉的寒氣在懷裏
素潔呵護著一群飛鳥無聲掠過
多露水的稻草堆 讓我們
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 容許


我將你比喻為櫻樹的出生
三月的羞澀和四月的狂烈
多飾物的陽傘在眼前打開了
讓我們向收穫的山谷滑落


這是我們的家鄉

        楊牧 (1940-, 台灣)


另:詞句、排版略有不同,非原作。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新詩」青蛙_馮青

《青蛙》

現在
你是夏日裡
最快樂的
水聲了


    馮青 (1950-,台灣)

「新詩」夏酒_馮青

《夏酒》

有些星星在洗澡
有些星星在假寐
夏夜 映著琥珀色的液體
在一個多風
不太悶熱的
水池邊


    馮青 (1950-,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