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宋詞」天仙子_宋朝 張先

            《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
           晚臨鏡 傷流景
          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
          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
           風不定 人初靜
          明日落紅應滿徑

               宋朝 張先

詞評
《古今詩話》:
客謂子野曰:「人稱君為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
張曰:「何不目為張三影?余平生之詞:『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擲起簾押捲花影、柳堤無人墜飛絮無影』,為得意之句。」

《高齋詩話》:子野有詩云:「『浮萍斷處見山影、雲破月來花弄影、隔牆送過秋千影』,世謂張三影。」

《苕溪漁隱叢話》:「以《古今詩話》所載三影為勝。子野真好弄『影』字。」

《人間詞話》:「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苕:ㄊ一ㄠˊ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宋詞」青玉案_宋朝 辛棄疾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蕭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宋朝 辛棄疾

詞評
《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北宋 晏殊),此第一境界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 歐陽永叔),此第二境界也。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南宋 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
另:我的想法跟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作者)完全不同

我個人認為,追求學問:
第一、初級境界應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 歐陽永叔)
第二、進階境界應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南宋 辛幼安)
第三、最高境界則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北宋 晏殊)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宋詞」卜算子_宋朝 蘇軾

               《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 
              缥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宋朝 蘇軾

詞評
黃山谷云:「語意高妙,似非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數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熟能到此?」
鄭文焯:「此亦有所感觸,不必附會溫都監女故事,自成馨逸(手批《東坡樂府》。)」

紀事
《女紅餘志》「惠州溫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聞東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聽公吟詠,覺則亟去。東坡知之,乃曰:『吾將呼五郎與子為婣。』及東坡渡海歸,超超已卒,葬於沙際,公因作《卜算子》云云。按詞為詠雁,當別有寄託,何得以俗情傅會也。」

焯:ㄓㄨㄛˊ
笄:ㄐ一
亟:ㄐ一ˊ
婣:一ㄣ,同「姻」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小說」儒林外史_清代 吳敬梓(三)

                 《儒林外史》

   馬二先生起身出來,因略歇了一歇腳,就又往上走。過這一條街,上面無房子了,是極高的個山崗,一步步上去,走到山崗上,左邊望著錢塘江,明明白白。

   那日江上無風,水平如鏡,過江的船,船上有轎子,都看得十分清楚。

   再走上些,右邊又看得見西湖、雷峰一帶,湖心亭都望見。那西湖裏打魚船,一個一個,如小鴨子浮在水面。

註:排版與詞句略有不同,非原作。

「小說」老殘遊記_清代 劉鶚

                《老殘遊記》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宮僧樓與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裏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似的。

   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望去,誰知那大明湖業已澄清同鏡子一般。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裏,顯得明白。那樓臺樹木,分外光彩,覺得比上頭千佛山還要好看、清楚。

   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卻有一叢蘆葦,密密遮住。現在正是開花的時候,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紛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座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註:排版與詞句略有不同,非原作。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新詩」散文詩_林庚

《散文詩》

甘草味的散文詩
落在秋原的氣氛中
昨夜甜蜜絢麗多彩的夢
渲染了早已遺忘的事情

在多憶的枕畔 那是一件禮物
如此多情溫柔的情誼啊
為了皓旰繽紛的
秋深 我曾寫過無數行的詩?

秋原中的甘草味
蔓生了枕畔的相思草

林庚 (1910-2006,中國-大陸)

註:排版與詞句略有不同,非原作。

「新詩」十二月十九夜_廢名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支燈
若高山流水
為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 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牆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廢名 (1901-1967,中國-大陸)

註:某些詞句略加改編過,排版亦不同,非原作。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新詩」向晚_朱陵

           《向晚》

      水薑花在薄暮裡招搖
      搖出了一些模糊的秋

          走過水邊的舊人
          猶如遺忘的歲月
                    昏黃
                    朦朧
                    單薄
              流過了指縫
        流過了心上的想念

朱陵(1950-,台灣,本名袁瓊瓊)

註:某些詞句略改編過,非原作。

「新詩」溪語_馮青

           《溪語》

會有一隊琉璃花與黃花鳶尾結伴而過嗎
風揚起絲綢  羞紅著臉
在帶笑的花束中穿行
散開的髮如籮菊
在午後的琴聲裡逐漸甦醒

眼睛不是唯一的靈魂
星辰才是  在額頭上閃亮
月亮浸在自己柔柔的液體裡
水是夜的肌膚  涼涼的
牛角花尚未盛放
我用雙掌掬起你的名字取暖

一片瞬息曾是栗子花幸福的眸光
在天空悲憫的俯視下
莢迷偃行無語
尚未從漩渦裡仰起身子
    許多年竟已過去了

暗夜中傳來
橡樹果實墜落地的聲音

    馮青 (1950-,台灣)

註:某些詞句略改編過,非原作。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以色列、巴勒斯坦詩」共存_無名氏


     《共存》

我們不同
你是黑的  我是白的
你是女人  我是男人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語言和國家

從前曾夢見我們都是陌路人
醒來後卻見彼此相互親愛著

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
我才能愛你  愛你
是因為我有能力去愛
而非你是否值得被愛

若我不能愛你
那是我的問題
我忘了愛本身是包容
變得不夠瞭解你  也不懂如何尊重你

然而我們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是人  都需要被愛
我們是一個整體
沒有你  我就無法從別人眼中看見自己

相同是很好的
相異也是好的
如果沒有差異
我將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麼特別

註一:斜體句摘自泰戈爾《漂鳥集》
註二:某些詞句略改編過,非原作。
本詩取自:《眾神爭奪的國度——走過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戰爭與和平》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退稿信」錫鼓 (The Tin Drum)_作者 Gunter Grass(鈞特。葛拉斯)

        《錫鼓》


編輯退稿評語:這是一本無法翻譯的書


德國黑色寓言小說大師:Gunter Grass(鈞特。葛拉斯)


    1999 年瑞典皇家學院公布諾貝爾文學獎年度得主為 Gunter Grass,稱其「以其詼諧黑色寓言為我們勾勒出歷史中遭人遺忘的臉孔。」


    Gunter Grass 不但是一位全才型文人(除小說之外,亦寫詩、編劇,善於繪畫、雕塑),亦是少數透過文學作品來反省德國不名譽歷史的幾位二十世紀文學家之一。


    他的小說在表面上看似好笑,筆下角色都是一些很「魔幻」的人物,例如《錫鼓》一書裡不到一百公分高的侏儒奧斯卡,《貓與鼠》(Cat and Mouse)裡喉節特大的馬爾克;然而,在這些可笑的角色與情節背後,Gunter Grass 要反省的卻是 1920 年代至 1940 年代的沈重歷史,特別是納粹與德國的關係。


    對於二次大戰歷史,Gunter Grass 有深刻感受:他的故鄉但澤 (Danzig) 在一夕之間消失了,成為隸屬波蘭的格旦斯克 (Gdansk),因此他選擇以「但澤三部曲」(《錫鼓》、《貓與鼠》與《狗年月》(Dog Years))來重塑這段歷史。


    為人津津樂道的是,Gunter Grass 曾當過爵士樂隊的鼓手,或許《錫鼓》就出自他打鼓時的靈感?


書名:《錫鼓》(The Tin Drum,1961 年出版,作者 Gunter Grass,1927-,德國小說家,199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本文參考:《退稿信》(Rotten Rejections,編者:Andre Bernard,譯者:陳榮彬)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新詩」鳥叫_杜十三

     《鳥叫》

只要兩三聲清脆鳥叫
就可使我完全的清醒
記起
昨夜月落聲音與
夢裡風雨的顏色

而鳥從北地幽暗的森林裡起飛
穿過了漫天冬雪 
      寒冰悲霜 
      迷漫愁霧
悄悄來到了南方
棲息於黑夜的下游深處竊聽
街頭巷尾的心事

在白晝源頭和一片朦朧晨曦中
所有失竊的綺夢和情人的呢喃
開始經由陣陣鳥語流傳...
凌晨五點的鐘聲剛響
第一陣的鳥叫聲
叫醒了一座青山
喚起了一條綠水

山中的河水潺潺
有我昨夜嘆息的聲音
河裡的山色斑駁
有妳夢裡淚痕的顏色

      杜十三(1950-,台灣)
      
註:某些詞句略改編過,排版亦不同,絕非原作。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愛爾蘭散文」婚姻的失敗_Oscar Wilde

              《婚姻的失敗》

        每個人都在扼殺自己的所愛
           有些人用痛苦的臉孔
           有些人用奉承的言語
           懦夫用物質勇者用劍

          有些人年輕時扼殺所愛
             有些則在老年時
          有些人用滿手色慾扼殺
           有些用滿手黃金扼殺

    最仁慈的人用刀 因為可以馬上了斷


OscarWilde1854-1900,愛爾蘭)

我們全都一無所有 但有些人仰望天上的星星

「葡萄牙詩」你是誰_Sophia De Mello

                  《你是誰》

          你是誰從夤夜裡走來
          腳踏著一路銀色月光
          頭頂著樹葉沙沙歡響

              完美來自你足音
              寂靜沈睡的萬籟
              因你到來而甦醒

      夜的故事是你手臂的姿態
      風的氣息是你的年輕  
          路的美麗是你的步履

作者:SophiaDeMello1919-2004,葡萄牙詩人)
譯者:姚京明